飛龍
【源】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裔有飞龙氏(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朱襄后裔。”朱襄,相传为远古时人,“伏羲命为飞龙氏,造书契。”
【源】 古天子朱襄氏之后裔有飞龙氏(60,62)。
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并注其源:“朱襄后裔。”朱襄,相传为远古时人,“伏羲命为飞龙氏,造书契。”
读音:jiā【源】 ①见《万姓统谱》(15)。②清满洲人姓(260)。【布】 河南商城(308)、台湾桃园、高雄(64,68,261)、北京等地均有此姓。【人】 佳正,明时沂州人,正统中任训导,见《沂
读音:Bàozǔ【源】 代北复姓(7,12,44,60)。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郑通志·氏族略》 收载,未详其他。
读音:mì【音】 ①河北故城、平山、灵寿一带秘姓,自古以来音倍(Bèi)。②亦音密(Mì)(62)。【源】 ①西羌人姓,为南安豪族(60,62)。②与祕同源(21,24)。【望】 南安(60,62),
读音:Dòuqí【源】 楚斗伯比之孙斗耆仕晋,因氏,见《姓氏英贤传》(12,62)。一说斗耆为楚武王令尹,因氏,见《姓源》(17)。【变】 亦作〔斗祁〕、〔斗祈〕(17)。
读音:Fānglěi《姓氏词典》 有载。其注 “方纍” 云:“又作 ‘方垒’ 氏,以国名为姓氏。”详见“方纍”条。
读音:Huàn【源】 豢龙氏之后,见《姓源》(17,62)。罕见姓氏。《姓氏词典》收载。其据《姓氏寻源》注云: “出自豢龙氏之后。” 《中国姓氏大全》则云: “极罕见姓。为豢龙氏所改。”
读音:Jī【源】 ①见《说苑》(11)。春秋时已有机氏(11)。②台湾土著姓(65)。【布】台湾高雄、台北、南投、台南、屏东(64,68,261)、河北巨鹿、河南方城等地均有此姓。【人】机汜,春秋时鲁
读音:téng本姓滕,避难改焉,今开封有此姓。(见《万姓统谱》)
读音:hóu nú【源】 北魏时代北人姓。亦为侯氏,见《路史注》(60,62)。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引《路史·注》云:“(北)魏之侯奴氏亦为侯氏。”(按:疑当与“俟奴”
读音:Dā【源】 见《万姓统谱》(15)、《浙江通志》(21)。【布】 浙江上虞有此姓(279)。【人】 搭海、元时浙江鄞县人,进士(21)。搭恩,明时湖南衡阳人,宣德中任教谕(15,21,24)。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