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诗词古文>陈宗礼生平

陈宗礼生平介绍

陈宗礼(1203~1270)南宋官员。字立之,号千峰,江西南丰人,一说江西广昌杨溪乡上峰村人。汉族江右民系。早年以教书为业,43岁方中进士。调邵武军判官,知赣州,入为国子正,转秘书省著作佐郎,迁秘书监。景定四年拜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度宗即位时,历任殿中侍御史兼直讲、礼部尚书、枢密院参知政事,卒于官,谥文定。为政直言清节,主张治国注重赏罚,为文以释经义、述政治主张为主,以挺拔峻峭穷理著称。所著《寄怀斐藁》、《曲辕散木集》等,已佚。>>查看陈宗礼的诗词古文

人物生平

  陈宗礼幼时家境贫寒,身居陋室仍刻苦勤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时,陈宗礼前往拜师问学。20岁后,虽屡试不第,毫不气馁,益发愤读书。淳祐四年(1244),42岁时得中进士,钦点第三名,是为探花,于所居地南丰县城安仁里(今胜利路魁星巷)建魁星坊。

  十二年初任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郎,兼考功郎官、国史实录院校勘、景献府教授,升著作郎。宝祐六年(1258),丁大全为丞相,把持朝政,网罗党羽,推陈宗礼为尚书郎兼丞相掾。陈宗礼为人耿直,对丁大全擅作威福,迫害忠良,以致贤士藏匿,民心大失,危及社稷而上疏弹劾。丁大全极为恼怒,将陈宗礼罢归。

  开庆元年(1259)十月,丁大全罢相,吴潜、贾似道为左、右丞相,陈宗礼被起用为太常少卿,以直宝谟阁、广东提点刑狱进直焕章阁,迁秘书监。监察御史虞宓秉承贾似道之意,弹劾陈宗礼任广东提点时与吴潜互相唱和,语多讥讪。陈宗礼被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居住。

  景定四年(1263),为侍御史、直龙图阁、淮西转运判官,迁刑部尚书,又遭起居舍人曹孝庆弹劾罢官。咸淳元年(1265),度宗即位,拜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讲。上疏帝王应以恭俭为德,清白为规,斥诛奸佞。并在进讲《诗》时,劝谏度宗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廷臣。代礼部侍郎兼给事中,利用进读《孝宗圣训》之机,慨然以革除弊政为己任,进言治理国家要以尧舜为榜样,对有功者要封赏,对有罪之人要予以惩处,这样才能防微杜渐,国家才能安宁。寻权礼部侍郎,代尚书之职,乞辞,不许。以华文阁直学知隆兴府(今南昌),再辞,依旧职与待次差遣。后又依旧职调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咸淳六年(1270)正月,召为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一月,进资政院学士,兼参知政事,卒于官。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陈宗礼从政数十年,敢于抨击权相擅权误国的刚直性格和一生清廉俭朴,除正俸外,无丝毫多取的生活作风,博得了人们的赞誉。他在文学上也颇有建树,享有“文祖欧曾接真气,诗尚陶韦得真趣”之誉。著有《寄怀棐藁》、《曲辕散木集》、《两朝奏议》、《经筵讲义》、《经史明辨》、《经史管见》、《人物论》等,已佚。《宋史》卷四二一有传。

猜你喜欢

  • 李文蔚

    李文蔚,元代戏曲作家。生卒年、字号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州路瑞昌县尹。从元好问、李治、张德辉等金遗老游于封龙山。至元十七年(1280)后,曾寄书白朴,时白已五十五岁,其年岁当相近。白朴有题为“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书”的〔夺锦标〕词,其中写“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可知李在官场曾受挫折。李文蔚著有12种杂剧,现存3种:《同乐院燕青博鱼》、《破苻坚蒋神灵应》和《张子房圯桥进履》。《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雪压苍松”。

  • 朱纬

    山东历城人,字义俶。朱宏祚侄。岁贡生。官丘县训导。有《梦村集》。

  • 沈佺期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 颜曹

    生平无考。可能为初唐时人。一说与颜胄为同一人。《文苑英华》卷二〇五收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 向秀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氏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任散骑侍郎、黄门散骑常侍、散骑常侍,与任恺等相善。向秀喜谈老庄之学,曾注《庄子》,“妙析奇致,大畅玄风”(《世说新语·文学》)。注未成便过世,郭象承其《庄子》余绪,成书《庄子注》三十三篇。另著《思旧赋》、《难嵇叔夜养生论》。

  •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 周孚

    (1135—1177)济南人,寓居丹徒,字信道,号蠹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淳熙初,官至真州教授。工诗,文章不事雕绘。有《蠹斋铅刀编》。

  • 梁曾

    (1242—1322)元燕人,字贡父。少好学。世祖时,以荐辟中书左三部会史。累知南阳府,使安南,其君遣遗爱奉表从曾入献方物。历淮安路总管,复使安南,还,进所与陈日焌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仁宗时,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命曾与议之。晚年寓居淮南,日以书史自娱。

  • 郭麐

    郭麐(lín)(1767~1831)字祥伯,号频伽,因右眉全白,又号白眉生、郭白眉,一号邃庵居士、苎萝长者。江苏吴江人。著作主要有《灵芬馆诗集》(《初集》四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四集》十二卷,《续集》八卷,《杂著》二卷,《杂著续编》四卷)、《江行日记》一卷、《唐文粹补遗》二十六卷,以及《蘅梦词》、《浮眉楼词》、《忏余绮语》各二卷等。

  • 李叔玉

    (1408年-?),字叔玉,福建福州府长乐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正统九年,福建甲子乡试中举。正统十年,登乙丑科会试中进士,授惠州府知府。曾祖父李克广。祖父李伯敬。父亲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