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诗词古文>钱惟演生平

钱惟演生平介绍

钱惟演(977—1034)北宋大臣,西昆体骨干诗人。字希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吴越忠懿王钱俶第十四子。从俶归宋,历右神武将军、太仆少卿、命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累迁工部尚书,拜枢密使,官终崇信军节度使,博学能文,所著今存《家王故事》、《金坡遗事》。>>查看钱惟演的诗词古文

轶事典故

  钱惟演在洛阳任使相的时候,十分厚遇文士,谢绛、欧阳修在洛阳供职,曾经一起登嵩山游玩,到达龙门的时候下起了雪,两人正在观赏山景,忽然见到有人骑马冒雪渡过伊水而来,原来是钱惟演派来的厨子和歌妓,使者传钱相的口谕说:“登山辛苦,两位可以在山上多留一阵赏雪,府里公事简易,用不着急忙赶回去。”对下属无微不至的关心,尤其是文人间那种心灵相通的意会,使欧阳修等人既感动又亲近。后来钱惟演贬谪随州,欧阳修等人送行,钱惟演席上赋词,使歌妓演唱,音节悲苦,宾主都为之哭泣。欧阳修对钱惟演的知遇之情毕生没有忘记,在《归田录》里记下了钱惟演在洛阳对他说的话:“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后来欧阳修总结出读书时间的“三上”(马上、厕上、枕上),多半也是受钱惟演的启发。

  《归田录》里记载了钱惟演的一件趣事:他生长富贵,却讲求俭朴治家,法度十分严谨,子弟们不到规定时候,无论如何也领不到他发放零花钱,因此想出了花招骗钱——钱惟演有一个珊瑚笔格,是平生最珍爱的文具,常常放置在几案之上,子弟们有谁想用钱了,就偷偷拿走笔格藏起来,钱惟演找不着心爱的文具自然着急,于是在家庭中贴出寻物启事,悬赏十千钱。子弟还要故意再等一两日,假装找着了献给他,钱惟演一欢喜,果然将十千钱如数照付。以后有想钱的人,都看准了这条生财之道,乐此不疲的偷笔格,钱惟演居然也乐此不疲的贴悬赏,这种把戏一年里能玩上五、七次。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39引《侍儿小名录》的记载:“作为旧国王孙的钱惟演,一生境遇尚算顺利,到晚年却谪居汉东,眼看行将老死他乡,心情自然是悲凉无限,所撰《玉楼春》词极其凄婉。每逢酒后自歌此曲,往往泪下。他家中有一个歌姬惊鸿,曾服侍他的父亲吴越王钱俶,这时已是白发苍苍之年,听了这不胜哀伤的歌词,说道:“先王将薨逝的时候,预先为自己制作了挽歌《木兰花》,辞意与这首词很相似,难道如今相公也将要死亡了吗?”不久,钱惟演果然死于随州。《木兰花》与《玉楼春》实则是一个词牌的异名,钱俶的旧曲有“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的句子,与钱惟演词“泪眼愁肠先已断”确实是惊人的相似。

成就

藏书
  钱惟演一生奔波宦途,数度沉浮,政绩平平,人品虽不足称,但雅好文辞,自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欧阳修《归田录》卷二)家藏书极富,可与秘阁(国家图书馆)相比,尤其收藏有很多古代书画,后人亦将其归入藏书家之列。
  咸平初献《咸平圣政录》等书,命直秘阁,在馆阁参与纂修《册府元龟》,与杨亿等人分别撰写诗文千篇。

著述
  钱惟演是“西昆体”的骨干诗人,当时与杨亿、刘筠齐名。后由杨亿汇辑成《西昆酬唱集》2卷,辑入其近体诗五十四首。共收17人、248首诗,形成宋初一大诗派,即西昆体,在宋初诗坛风靡几十年与杨亿、刘筠相比,其作诗虽也学李商隐诗歌之词采妍华,追求辞藻,好用典故,但意象不似杨亿那么繁密,语脉则较为清畅,借用杨亿的话说,是偏于“演绎平畅”的,而非“包蕴密致”的,也许是旧王孙的心理作用,情调上也比较接近唐彦谦诗的“清峭感怆”(《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十四)。
  惟演学识渊博,平生著述甚丰,《宋史》本传记载有《典懿集》三十卷。又有《枢庭拥旄前后集》、《伊川汉上集》、《金坡遗事》、《飞白书叙录》、《逢辰录》、《奉藩书事》等随笔。另又采集吴越国五代国君之诗,合编为《传芳集》,多已佚失。钱惟演又喜招徕文士,奖掖后进。晚年以枢密使任河南府兼西京(洛阳)留守,欧阳修、梅尧臣等一批青年文士聚集其幕下,诗会文游,颇得其袒护支持。著有《逢辰录》、《金坡遗事录》、《典懿集》、《枢庭拥旄前后集》、《飞白书叙录》、《奉藩书事》、《伊川汉上集》等。

人物生平

博学能文
  钱惟演为吴越王钱俶第七子。他好学,曾赋《远出》诗,有“高为天一柱,秀作海山峰”句。年幼时充任牙门将,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随钱俶降宋,任右屯卫将军,曾任右神武军将军。钱惟演博学多才,善写文章,应试学士院时,以笏起草诏令,挥笔而成,深得宋真宗赞赏。

仕途升迁
  咸平初年,改任太仆少卿,献上《咸平圣政录》一书。被任命为直秘阁,参与修撰《册府元龟》,同杨亿分别写序。任尚书司封郎中、知制诰,又迁任给事中、知审官院。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为翰林学士,因犯营私罪而被撤职。不久又转任尚书工部侍郎,再为学士、会灵观副使。又因贡举失实,降职为给事中。恢复其工部侍郎之职,升任枢密副使、会灵观使兼太子宾客,又管领祥源观。经多次升任至工部尚书。

阿附希进
  宋仁宗即位后,钱惟演为兵部尚书。王曾拜相时,因钱惟演的官位曾经高于他,便任钱惟演为枢密使。之前,任枢密使必加封检校官,钱惟演只以尚书身份任枢密使,这是有关官员疏忽所致。

  当初,钱惟演看到丁谓权势大,便依附他,于他结为姻亲。丁谓排挤寇准,钱惟演在其中亦有出力。等到排列历任枢密时,单单不列寇准,称寇准为“逆准”,削去不予记录。丁谓罪行暴露后,钱惟演害怕被牵连,便排挤丁谓以求获免。

  宰相冯拯厌恶他的为人,便向仁宗建议说:“钱惟演将妹妹嫁给了刘美,那么他便是太后(章献太后)的亲家,因此不能参与朝政机要,请调走他。”便将其调任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即日又改任保大军节度使、知河阳。一年后,钱惟演请求回京,被任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许州通判。他没有立即赴任,希望再次被起用,侍御史鞠咏弹劾他,他才急忙前去赴任。

  天圣七年(1029年),改任武胜军节度使。

  天圣八年(1030年),钱惟演在朝觐时上书说,先人的坟墓在洛阳,希望能去守护。便改任为河南府通判,又改任泰宁军节度使。

急于柄用
  钱惟演很想位居权要,但一直郁郁不得志。后来仁宗举行籍田礼,寻求一名侍祠,因而留用他为景灵宫使。刘太后去世后,仁宗命他回河南。钱惟演自觉不安,请求以庄献太后、庄懿太后并配真宗庙室,以讨好仁宗。钱惟演曾同刘美结亲,又为他的儿子钱暧娶了郭皇后的妹妹,到这时,又想与庄懿太后的族人通婚。御史中丞范讽弹劾他擅自议论宗庙配享制度,而且又同皇后家通婚姻。被撤平章事,任为崇信军节度使,返回河南。

殁后风波
  景祐元年七月乙巳(1034年9月3日),钱惟演去世,享年五十八岁。仁宗特赠其为侍中。太常张瑰根据《谥法》“敏而好学称为文,贪而被撤职称为墨”这一条,请赠钱惟演谥号“文墨”。钱氏家属上诉,仁宗命章得象等人重新议定,因为钱惟演没有贪污等劣迹,而且晚年忠于职守,有悔过自新、谨慎从事之意,根据《谥法》“追悔前过曰思”这一条,改谥思。庆历五年(1045年),刘、李两太后一起配享真宗,钱惟演之子钱暧提出这是他父亲先前的建议,便改谥为“文僖”。

猜你喜欢

  • 张灵

    苏州府吴县人,字梦晋。家本贫窭,佻达自恣,不为乡党所礼。善画工诗。祝允明赏其才,收为弟子。与唐寅最善。好交游使酒作狂。

  • 鲍皋

    鲍皋(1708—1765),清朝江苏镇江丹徒人,字步江,号海门。国子生。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就。壮岁游姑苏、武林,客淮扬间,晚年颓放。善画,尤以诗赋名。沈德潜尝称其与余京、张曾为“京口三诗人”。

  • 庄一煝

    庄一煝,凤山县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台湾府学岁贡。曾任福建延平府训导。

  • 唐姬

    东汉颍川人。弘农王姬。王卒,归乡里,父欲嫁之,誓不许。后为李傕所掠,不屈从。贾诩以状白献帝,诏拜为弘农王妃。

  • 徐放

    营州柳城人,字达夫。徐知仁孙。宪宗元和初,官祠部员外郎。武元衡领蜀,辟为从事。入朝为屯田员外郎。六年,出为台州刺史。九年,移衢州刺史。能诗工书,所书《徐偃王碑》极有楷法。

  • 赵孟坚

    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汉族,海盐广陈(今嘉兴平湖广陈)人。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墨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 王克敬

    (1275—1335)元大宁路人,字叔能。泰定帝泰定初官绍兴路总管,转两浙盐运使,减盐引以苏民困。累迁南台治书侍御史,以正纲纪自任。召为吏部尚书,中道坠马,养疾吴中,顺帝元统初起为江浙参政,寻致仕卒。

  • 完颜璹

    完颜璹(1172-1232)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金世宗孙,越王完颜永功长子。「天资雅重,薄于世味」(《中州集》卷五),累封密国公。天兴元年(1232)蒙古军攻金者汴梁,围城中以疾卒,年六十一。《金史》卷八五附传永功。璹博学有俊才,喜为诗。平生诗文甚多,自删其诗存三百首,乐府一百首,号《如庵小稿》诗词赖《中州集》以传。周泳先《唐宋金元词钩沉》辑为《如庵小稿》一卷,凡九首。元好问推为「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也」(《中州集》卷五)。多写随缘忘机、萧散淡泊意绪。况周颐称其「姜史、辛刘两派,兼而有之」(《惠风词话》卷三)

  • 傅于天

    傅于天,字子亦,号览青,咸丰至光绪初叶人士。清彰化东势角(今台中东势镇)人,一作朴仔口庄(今丰原市朴子里)人,又作翁仔社人。为邑生员,二十六岁卒。曾构草堂于东势峰下、大甲溪边,额曰“肖岩”,躬率子弟耕读于其间。与吕氏兄弟、丘逢甲曾同游台南,唱和之作集为《竹溪唱和集》。

  • 洪炎

    洪炎(1067~1133),字玉甫,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洪炎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