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多由肺胃积热,痰毒邪火上冲咽喉,或感受秽恶之气,郁怒而生。《焦氏喉科枕秘》亦云:“此症受秽恶之气,后因怒生喉中,卒然肿胀,渐至杀人。”治宜疏风清热,消肿解毒。用粘子解毒汤
见《湖南药物志》。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调和五味,饮食平衡之意。《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高世栻注:“五味贵得其平,不可太过,是故谨和五味,得其平矣。”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即狗舌草,详该条。
见成都中医学院等《常用草药治疗手册》。为薏苡根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便读》。即三七,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时毒。见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人参养胃汤,见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血证论》卷八方。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黄芪各三钱,知母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心颤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