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出清·吴鞠通《解儿难》。即本脏自病痉。详该条。
见《草药手册》。为雷公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集验简易良方》卷一。即蟾酥丸第六方,见蟾酥丸条。
经外奇穴名。《外科大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为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穴,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前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挠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即倒睫拳毛。详该条。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痘疮始出的迹象。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痘疮见形。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LI6。出《灵枢·经脉》。属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之络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距阳溪穴3寸处;或以两手虎口交叉,当中指尽处是穴。其桡侧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尺侧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十二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冬痹也。”详手少阴经筋病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