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大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透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指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包括一切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有多种戾气,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见《温疫论》)。
病名。亦称痃气。①指腹部两侧筋脉扛起急痛的疾患。《太平圣惠方·治痃癖诸方》:“痃者,在腹内近脐左右,各有一条筋脉急痛,大者如臂,次者如指,因气而成,如弦之状,名曰痃气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
书名。即《秘传证治要诀》和《证治要诀类方》的合刊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出《素女经》。指女性外生殖器。
古人对胎前用药提出的禁忌。指不可过于发汗、攻下、利小便,将此列为三禁,以免损伤胃气及胎元。因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过利小便损伤津液。临症时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
骨名。又名天灵盖,详该条。
尿道外口。《素问·骨空论》:“女子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