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下巨虚

下巨虚

经穴名。代号ST39。《灵枢·本输》名巨虚下廉。《素问·气府论》名下廉。《千金要方》名下巨虚。别名下林足下廉。属足阳明胃经小肠下合穴。位于小腿前外侧膝眼直下9寸;或于足三里下6寸取穴(《针灸甲乙经》);另说“在上廉下二寸”(《外台秘要》);“在丰隆上三寸”(《循经考穴编》)。布有腓浅神经分支及腓深神经;并有胫前动、静脉通过。主治少腹疼痛,泄泻痢疾胸胁痛小便不利脚气乳痛,下肢痿痹,足痿不收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猜你喜欢

  • 王文洁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冰鉴,号无为子。江西人。研究脉学,搜集编选有《太素张神仙脉诀玄微纲领统宗》、《王氏秘传叔和图注释义脉诀评林》、《合并脉诀难经太素评林》等书。推崇古代脉法,尤其泥

  • 秘传推拿妙诀

    推拿专著,又名《小儿推拿秘诀》。2卷。明·周于藩辑注,书成于1612年。后经清·钱汝明(1776年)予以参订重刊。上卷为诊法及手法总论;下卷列诸病症状及其推拿治法的处方、推拿穴位图、手法图等。书后附有

  • 养生类纂

    养生类著作。宋·周守中纂集,撰年不详。本书推崇道家观点,引录了宋以前多种古代养生文献,均为前人的经验总结。书中重点指出了养生的必要性和具体方法,强调保精、调气、养神是长寿的根本,认为“精者神之本,气者

  • 行健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一:“乾为白珠,络通大肠之腑,脏属于肺……,肺与大肠相为表里,主分泾渭,上运清纯,下输糟粕,曰行健廓。”因大肠与肺输转运行不息而得名。

  • 上睑

    解剖名。见《审视瑶函》。又名上胞、上睥。与解剖学同名器官同。其上界为眉,下界为上睑之眼弦。参见眼睑条。

  • 割治疗法

    又称割脂疗法。是指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在民间早有流传,近三十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提高。临床操作时,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手术刀切开0.5

  • 痰眼症

    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 开刺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 丝瓜水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天萝水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编

    参见女科、产后编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