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乙癸同源

猜你喜欢

  • 杨梅痘

    证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三。又名杨梅痘子。因其形如赤豆,嵌于肉内,坚硬如铁。

  • 高风障症

    病名。见《审视瑶函》。即高风雀目内障。详该条。

  • 肝经失血

    病证名。《不居集》卷十三:“肝经失血:肝藏血,因怒而动血者,属于肝。”症见失血鲜红或瘀黯,躁扰喘急,面青脉弦。挟肝火则伴见烦热不宁;挟肝气则伴见胸肋痛满。治宜疏利、降火、行气等法。选用柴胡栀子清肝散、

  • 缩胎

    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即缩儿胎。详该条。

  • 卒魇死

    古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卒死》。指在睡梦中突然死去,系五绝之一。参见五绝条。

  • 陶针疗法

    是指用陶针在体表特定部位浅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起源很古,现在尚流传于广西壮族地区。临床操作时,一般均选用中锋陶针,慢性虚寒病症用轻刺激,急性实热疾患用重刺激。

  • 阴卵

    即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

  • 寒凉派

    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详见金元四大家条。

  • 大叶咸虾花

    见《广州植物志》。即咸虾花,详该条。

  • 红颠茄

    见《广东中草药》。为丁茄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