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董奉条。
见《本草纲目》。即芭蕉油,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芦竹根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圣济总录》卷一百零六:“藏府壅滞,肝经积热,上冲于目,令人目痛睛疼,若毒气结聚甚,则黑睛上生黑珠子如蟹目状,故以名之。或有如豆者,名曰损翳,或曰离睛,又曰蟹睛。”详蟹睛条。
病证名。即萎黄。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身黄而色不润泽,但两目并不发黄的病症。详萎黄、黄胖、脱力黄条。
即下颌支髁状突。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满天星、广绵背发。系有头疽生背部,疮形两头小者。证治同有头疽。
见伤寒图歌活人指掌条。
出《灵枢·经脉》。即手太阳小肠经,详该条。
【介绍】:参见唐玉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