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症因脉治》卷三。又名胞痹。详该条。
违背四时阴阳变化及其对万物的生长收藏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
出《养生经验合集》。即木槿皮,详该条。
指津血虚少。《素问·脉要精微论》:“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王冰注:“肾主水,以生化津液,今肾气不化,故当病少血,至令不复也。”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履岩本草》。即梧桐白皮,详该条。
同喑。即失音。详该条。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详该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多因脾胃素虚,孕后感寒,或内伤饮食,以致胃气壅滞,浊邪内阻,升降失调。症见心腹胀满,脘闷不思食。感寒者,兼见食后胀甚、喜按、喜热。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伤食
见《陕西中草药》。为鹿药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