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秦昌遇条。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山瘴疟候》,即瘴疟,详见该条。
又名《柳州医话良方》。1卷。清·魏之琇撰,王士雄辑评。约刊于十九世纪中期。本书系王氏将魏之琇《续名医类案》一书中原按语85条,单方100余条予以汇编,并附加评按而成。魏氏原按语评论各家医案审证制方,指
医案著作。清·叶桂撰,郭维浚编。2卷。原系抄本,后收入《中国医学大成》中。上卷包括春温、时疠、暑、燥、寒、冬温、疟疾等各类时症;下卷记述妇、儿、痘疹、外科。每类病证,介绍辨证立法及处方,辨析疑似之证,
见上海中医学院《中草药学》。即寻骨风,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红线疔、金丝疮、血丝疮、红演疔、血丝疔、红丝疮、红丝血箭疔、红演儿、紫疥斑。因火毒凝聚或破伤感染所致。多起于手足,生于手,有红丝入腋;生于足,有红丝入腹,均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西汉时医生。是淳于意的弟子。
病名。多由杨梅疮毒未尽,漫延上冲于咽所致,参见杨梅喉癣条。
见《本草纲目》。即脱囊,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