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面黑

产后面黑

病证名。江天览《妇女病自疗法》:“产后恶血入腹,以致面色黑暗,发现面部突然变黑,呼吸急促欲死,治宜散瘀补气苏木一两,水三盅,煎至一盅,调人参细末五钱服。”

猜你喜欢

  • 呕吐之古称。《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洞者,食不化,下嗌还出。”《类经·脉色类》:“肾亏则命门气衰,下焦不化,下不化则复而上出,故病为洞而食入还出也。”详呕吐条。

  • 戳皮树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 李与几

    【介绍】:见李柽条。

  • 徐疾补泻

    即徐疾补泻法。详该条。

  • 白鹤花

    见《本草品汇精要》。为玉簪花之别名。详该条。

  • 鼽鼻

    病证名。见《千金翼方》。指鼻塞流清涕。详鼽条。

  • 脐带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用本儿落下脐带,瓦上焙燥为末,入辰砂、黄连、甘草末各五分,和匀蜜拌,分作三五次涂乳母乳上,候儿吞之。必须一日夜吞尽,次日恶毒皆从大便而出(《证治准绳》)。

  • 风家

    指患太阳中风证,或平素容易伤风感冒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医宗金鉴》卷一:“风家,谓太阳中风也。”

  • 大牖(yǒu 友)

    即天牖。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大牖当作天牖。”是头面较大的穴窍。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颈大筋外,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

  • 阴病治阳

    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①阴寒盛损伤了阳气,治宜扶阳。例如水肿病,唇舌色淡、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不利或清长、大便稀薄、脉沉迟,用实脾饮温阳健脾、行气利水。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