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名。代号GB1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至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瞳孔直上入发际1.5寸处;或于头临泣后1寸取穴。一说在“临泣后一寸半”(《针灸大成》)。布有额神经内、外侧支的吻合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
病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此症……初起未破名穿牙疔,已破即穿牙毒。”详穿牙疔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天名精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蟾酥,详该条。
系指耳轮之垂下处。即耳垂。
参见痘疹定论条。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铃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林绳墨》卷八。系指耳聋之因于虚者。《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虚闭者,或以年衰,或以病后,或以劳倦过度,因致精脱肾亏,渐至聋闭,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