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不可下

猜你喜欢

  • 胎前食泻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指妊娠伤食作泻。多因孕后饮食不节,伤于脾胃,以致腹满嗳气,泻下酸臭。宜健脾消食导滞。用养胃汤加山楂、神曲、麦芽,或用保和丸。

  • 骨出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详该条。

  • 燥瘕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属八瘕之一。多因暑月行经时,劳役恚怒所致。症如半杯下覆,游移腹中不定,痛连两胁,上下引心而烦,不得太息,两足痠软枯瘦,久立则痛,遗尿失精,便难盗汗,妨碍饮食,时欲呕吐。

  • 紫背天葵

    出《雷公炮炙论》。即天葵,详该条。

  • 悬雍

    ①即悬雍垂。详该条。②形容浮取更大,稍按则小的脉象。《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

  • 汤烫疮

    病名。见《外科启玄》卷九。即烫火伤。详烧伤条。

  • 白麦饭石

    出李肇《国史补》。为麦饭石之别名,详该条。

  • 踏天桥

    见《湖南药物志》。为杜茎山之别名,详该条。

  • 绿竹

    出《诗经》。为荩草之别名,详该条。

  • 产后大便不通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肠胃本挟于热,因产又水血俱下,津液竭燥,肠胃否涩,热结肠胃,故大便不通也。”治法参见产后大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