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救苦丹第二方,见救苦丹条。
【介绍】:见庞安时条。
辟,有反克之义。《素问·阴阳别论》:“肾之脾,谓之辟阴。”张景岳注:“土本制水,而水反侮脾,水无所畏,是为辟阴。”
见《中药志》。为猪牙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律条。
病证名。见《目经大成》卷二。即粟疮。详该条。
【介绍】:见窦杰条。
即耳屏。《灵枢·五色》:“蔽者,耳门也。”
即葶苈大枣泻肺汤,见该条。
指胞睑生疮。见《审视瑶函》。系由火毒郁结,邪热上攻于目所致。初起肿痛微痒,渐致赤烂成脓,甚则寒热交作,饮食减少。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服用加减四物汤,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