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松笔头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丁同“疔”,火丁为十三丁之一,状如汤火烧灼,疮头黑靥,四边有皰浆,又如赤粟米,治见疔疮条。
即右半身不遂。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参左瘫右痪条。
出《新修本草》。又名甘瓠,龙蜜瓜,天瓜、长瓠。为葫芦科植物瓠子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hispda(Thunb.)Hara的果实。我国各地有栽培。甘
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之血。
病名。顶骨前囟部损伤。出《医宗金鉴》卷八十八。多因跌打、坠撞所致。轻者仅局部肿痛,骨缝绽开,泛恶昏睡;重者骨陷损脑,身软屈手,昏迷不醒,气息微弱。治疗参见脑骨伤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又名肉蜒痈。多因手、足三阳经积热毒盛而成。其证手背或脚背肿大有赤痕如蝦之状,疼痛不已。治宜清热解毒,内服黄连消毒饮,外用食盐、酒糟同炒令香,淬以滚汤,淋洗患处;或嫩桂七钱,生
《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上方。桔梗、金银花各一钱五分,当归一钱,赤芍药一钱二分,生地黄、玄参、赤茯苓各二钱,荆芥、牡丹皮各八分,川贝母、甘草各五分,葛根、前胡各七分。加灯心一分,地浆水煎服。治一切喉症初起
【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九芝。元和(原属江苏吴县)人。初业儒,以文学著名。家中世代知医,中年以后,致力于医,博览群书,尤精《内经》、仲景之学。治病主宗仲景之方,常奏良效。撰《世补斋医书》33卷(18
①指鼻、眼、口唇、舌、耳等五个器官,它们分属于五脏,为五脏的外候。《灵枢·五阅五使》:“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