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胡桐泪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即临产。详该条。
病证名。双眼赤而肿痛。《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二:“夫肝气通于目,脏内有热,与胸膈痰饮相搏,熏渍于肝,热气冲发于目,故令眼赤痛。”治宜清热泻肝之剂,如小防风汤(《证治准绳》:大黄、栀子、甘草、赤芍、当归、
见《外科正宗》。为白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证名。指婴儿饮乳过多而溢出的症状。亦称呕乳。详该条。
①见《吴普本草》。为决明子之别名。②见《神农本草经》。为青葙子之别名,各详该条。
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见《滇南本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在体表上发生的具有循经特征的病理现象。它主要反映病理生理和经脉皮部之间的某些规律性联系。马王堆汉墓帛书和《灵枢》所载的经脉病候均有这方面的内容。后世的主要针灸著作,亦多有载述。循经病理反应有多种多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