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素问·金匮真言论》。脾气通于口,胃脉挟口环唇,所以脾胃的功能可以从口反映出来,脾气健旺则知饥欲食。《灵枢·脉度》:“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病则食欲不振,脾虚则口淡无味,脾热往往口有甜味。
书名。1卷。清·田宗汉原著,李贡三重订。本书摘取田氏《医寄伏阴论》中部分内容,并附重订者有关验案数则。现有《三三医书》本。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出《卫生易简方》。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中。即托疽。见该条。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九。指婴儿惊热内蓄,精神不爽,面色虚白,初则温温有热,其后颊赤多惊,物动则恐,声响即悸的证候。
见活幼心法条。
即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雾水葛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蕨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