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伤寒论》。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故更衣指排解大便。
见《云南经济植物》。为黑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志》。即何首乌,详该条。
病证名。指暑伤气分,脾经郁滞所致的腹痛。《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暑伤气分,长夏腹胀,食减、微痛,宜调脾疏肝。宜人参、广皮、白芍、茯苓、谷芽、益智仁。”《医钞类编·腹痛门》:“盛暑而痛,或泄利
病证名。指呕吐因寒饮、热痰留滞所致者。《症因脉治》卷二:“痰饮呕吐之症,呕而肠鸣,漉漉有声,眼黑眩晕,时时恶心。”多因脾虚不运,停痰留饮,积于中脘,得热则上炎,遇寒则凝塞而致。寒饮所致者,舌苔薄腻,脉
人体部位名。指贲门部位。《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还循胃口。”
证名。指肺气不利而发生喘鸣声。《素问·痿论》:“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则发肺鸣。”王冰注:“肺藏气,气郁不利,故喘息有声。”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幼科推拿秘诀》。详双龙摆尾条。
与真阴相对而言。即肾阳。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小腹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