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眩晕证治》。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生。相传为俞跗之弟,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少俞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介绍】:清代医家。字衡铨。上海人。为唐千顷(桐园)之子,亦精医,撰有《人参考》一书(1778年刊行),另有《内经要语》一书,未见刊行。
见《云南中草药》。为白牛膝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腹结,见该条。
全书。13卷,并卷首1卷。明·聂尚恒编撰于1616年。卷首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导引法、医学或问等论述;卷1《王叔和脉诀》;卷2《难经》;卷3~11临证各科,分列病证、病理、治法、方剂,间附聂氏治案;卷1
见《证治要诀类方》卷四。即五味子丸第一方之二,见五味子丸条。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详附骨疽。
①指清泻火热、热结,兼以解毒。适用于温毒、疮疡热毒等症。义近清热解毒,详该条。但本法也可以清热解毒结合泻下法同用,如三黄解毒汤等。②针对脏腑热毒化火,在清热解毒中,选以相应的归经药,如黄连泻心火,龙胆
气功术语。也称反观内照。即闭双目,内视身体的某一部位。义在意守以引起机体的相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