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系下唇生疮,唇部肿起者。多油痰毒邪火上冲所致。《重楼玉钥》卷一:“驴嘴风生在下唇,逐时肿大不堪论,更加作痛如刀刺,敷药频施效自神。初起下唇生一红疮,逐时肿大,渐至下唇长出。”疼痛甚剧,或身发寒热
见舒卡·年姆尼多吉条。
【介绍】:见许宏条。
即补肾阴。详该条。
针刺手法名。出明·徐凤《金针赋》。其法先进针至深部(1寸左右),行紧提慢按六次,觉微凉,再退针至浅部(0.5寸左右),行紧按慢提九次,此为一度,必要时可反复施术。适用于先热后寒,实中夹虚之症。本法以泻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即胎前头痛。详该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婴儿初生在未满月时,日间安静,夜间时有啼哭不安,持续不停,至天明又转安静。《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初生夜啼,其因有二:一曰脾寒,一曰心热……”。如见夜啼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茅莓根之别名,详该条。
神奇外治法之一。用生附子一枚,生姜一两,同捣烂炒热,布包熨背心及胸前,将姜附捻成一饼,贴于胃口。治小儿胸有寒痰,不时昏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