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蔽心骨。详鸠尾骨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较为全面地列举了各种小儿丹毒,此后历代文献沿袭引用并加以发展,其名称计有:胎热丹毒、赤游风、胎毒发丹、滞热丹毒、食滞丹毒、伤食发丹、赤丹、
参见女科、产后编条。
见孙氏医学丛书条。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王不留行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龙柏《药性考》。为辣椒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药材》。为银线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即经闭。详该条。
病名。指因受风邪引起的皮肤发痒。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因表虚卫气不固,复感风邪,郁阻肌肤而成。起病突然,遍身发痒,游走不定,甚则剧痒难忍,搔后出现抓痕、血痂。治宜祛风养血润燥。内服当归饮子,或针刺曲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