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见《诸病源候论》。指发热热势壮盛,属于高热的范围。
推拿方法。即提痧。见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即穿鼻。见该条。
【介绍】:见陈念祖条。
书名。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厥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
①见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为苦参实之别名。②见《饮膳正要》。为胡芦巴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出《兰室秘藏》卷上。即羞明。详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托盘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百会,见该条。
证名。为疠风兼证。出《疠疡机要》上卷。若上体患者宜服醉仙散;下体患者宜服再造散;上下体具有者,宜用必胜散;遍体疙瘩或隐疹瘙痒者,宜服羌活当归散;疙瘩搔破,脓水淋漓,兼有寒热往来,服用八珍散加丹皮、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