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一虚
【介绍】:
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识生。福建上杭人。在上海参加创办中华医药联合会及编辑《神州医药学报》,著有《包氏医宗》。
【介绍】:
清末至民国时期医家。字识生。福建上杭人。在上海参加创办中华医药联合会及编辑《神州医药学报》,著有《包氏医宗》。
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竹叶椒之别名,详该条。
见方氏脉症正宗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血满草之别名,详该条。
淡白色。《素问·风论》:“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
病名。见《外科理例》卷五。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详附骨疽。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详小便黄赤、小便赤涩条。
见《中国经济植物志》。为廉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生于唇部的一种顽症。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又名白茧唇、紧唇、沈唇。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热;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初起在口唇部出现豆粒大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白皮皱裂,形如
两大腿之间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