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涌泉疽。见该条。
出《四川通志》。为狗屎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腰痛。详该条。
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J16。出《素问·气穴论》。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颈部外侧,颞骨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近发际处;或于天容穴与天柱穴连线之中点处取穴。另说“完骨下,发际上一寸”(《千金要方》);“风池上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金龙胆草,详该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足少阴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八月之时,故名之曰仲秋痹也。”详足少阴经筋病候条。
即归脾丸,见该条。
出《广志》。为苹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