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皮部
见皮部条。
见皮部条。
【生卒】:十五世纪【介绍】:明初医家。字处仁,浙江金华人。精于医术,研读很多古代医书,曾学医于名医朱震亨。1389年迁居安徽定远县。1406年参与并督管编修《永乐大典》中有关运气方面的内容。卒年八十四
是期的异体字。《说文·月部·期》段注:“朞借为期年、期月字。”详“期日”条。
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分泌津液的孔道,故称津窍。《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骨名。《素问·骨空论》:“辅骨上横骨下为楗。”即股骨。详该条。
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干涩,详该条。
见《增订伪药条辨》。即别直参,详人参条。
指留针时,采取不同的操作,来分别补泻的方法。补法的留针,目的待气,故气至后稍加捻运即行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泻法的留针,目的散邪
《素问》篇名。方,比较的意思;盛衰,从比较而来,故名。本篇主要讨论阴阳盛衰逆从的道理,并从年龄、季节等方面来说明人身阴阳逆从的变化。方中还认为产生各种梦境是由于五脏虚实的变化而致阴虚阳亢的现象。同时又
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
经穴别名。出《素问·气府论》。《针灸甲乙经》作上关穴别名。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