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六。因损打闪错所致。伤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治宜顺势摇动关节,使其复位,用绷带缠缚固定。药物治疗参见损伤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见《辽宁经济植物志》。为红旱莲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勇条。
【生卒】:214~282【介绍】:魏晋间医家、文学家。字士安,幼年名静,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中年患风痹症,由于讲究服石,致身体极度瘦弱,辗转床侧,甚至一度有自杀之念。后曾专心攻读医
亦称七怪脉。详七怪脉。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GB1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颞颥。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阳维之会。位于后头部,风池穴直上,与枕骨粗隆上缘相平处(《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针灸集成》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
病证名。见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伤食。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