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顾氏医镜条。
书名。5卷,清·程国彭撰于1732年。卷1总述四诊八纲及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的理论、法则及其在临床上的运用;卷2阐述《伤寒论》的理论和证治;卷3~5分述内、外、妇产、五官等科主要病证的辨
病证名。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推云,又名黄膜上冲。”即黄液上冲。详该条。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病名。见《伤科大成》。即腕骨脱位。详手腕骨脱条。
见《安徽中草药》。即向日葵茎髓,详该条。
病名。凤林寺《女科秘宝》:“产后单潮,此症当审虚实,如血尽发热乃是虚热,当服八珍汤;若食炒鸡姜椒热物,此虚中有热,加枳壳、黄连;若恶血未尽发热,宜服红花当归散。”指产后出现的单纯发热而无其他兼证。参产
出《医学启源》。为罂粟壳之处方名,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四时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故名。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其产生的疾病,亦随之而异,当针刺治疗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在适当的穴位上运用不同的刺法。
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又称小便利多、小便多。详小便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