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疡科准绳》卷三。为颈项部瘰疬重迭相生,堆垒簇聚,症状严重者。服小犀角丸或粉金散治之。
【介绍】:元代医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善治水蛊症,常用干丝瓜、巴豆为丸。
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高士亿条。
指颅顶部。《素问·气交变大论》:“头脑户痛,延及囟顶发热。”
间日疟的俗称。见《医略十三篇》卷九。详子母疟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产后血气伤竭为内极七病,即旧方所云七害也。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任(任同妊),七者害眼。皆产时伤动血气,其后虚极未平复,犯此七条而生诸病。”
①即九窍,出《玄女经》。包括耳二、眼二、鼻孔二、口、前阴、后阴。②古代将八方及中央定为九宫,见《灵枢·九宫八风》。九宫各有专名和数字(如表)。金、元时针灸家将八脉交会穴配合九宫数成为灵龟八法。
【介绍】:明代医生。仪真(今江苏仪征县)人。父姚方林业医,他继承父业治病不计较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