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之气

猜你喜欢

  • 西国草

    出《海上集验方》。为覆盆子叶之别名,详该条。

  • 小络

    出《素问·调经论》。与大经对举,指浅浮于体表的络脉,或指孙络,参见大经条。

  • 手少阴之正

    出《灵枢·经别》。即手少阴经别,见该条。

  • 气虚喘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卷五。又名气虚喘逆。指肺气或元气不足所致的气喘。《症因脉治》卷二:“气虚喘逆之因,或本元素虚,或大病后、大劳后,失于调养,或过服克削,元气大伤,则气虚喘逆之症作矣。”症见身倦懒怯

  • 三层草

    见《本草纲目》。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详该条。

  • 清胆竹茹汤

    《症因脉治》卷三方。柴胡、黄芩、半夏、陈皮、甘草、竹茹。水煎服。治胆火乘脾,不得卧。

  • 潮湿虫

    见《中药志》。为鼠妇之别名,详该条。

  • 指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

  • 太医局

    宋代医事机构,属太常寺,源于唐太医署,下分九科专管培养学生。其中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小方脉20人,眼科20人,疮肿兼折疡20人,产科10人,口齿兼咽喉科10人,针灸科10人,金镞兼书禁科10人

  • 会原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冲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