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因是子静坐法

因是子静坐法

气功学著作。作者蒋维乔,撰于1914年。全书分原理篇、方法篇、经验篇三个部分,以小周天为中心,叙述包括姿势、呼吸、腹内震动在内的操作方法。由于书中所述大多是作者实行静坐,炼小周天功法的实践经验总结,故在当时受到许多静坐炼功者的欢迎,现在看来,仍不乏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宋毅叔

    【介绍】:见宋道方条。

  • 鲤鱼橄榄

    见《福建中草药》。为羊角扭之别名,详该条。

  • 虚淋

    病名。见《证治汇补·下窍门》。①指肾虚精败之淋证。多因男子精未盛,老人精已衰,而为房劳所伤,致肾虚精败成淋。其证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治宜温补。用《金匮》肾气丸,或生料鹿茸丸。②即劳

  • 马脾风

    病名。出明·楼英《医学纲目》。又名风喉、暴喘。为小儿“暴喘而胀满”(《证治准绳》)的危重证候。多由“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痰热壅盛”(《幼幼集成》)所致。症见胸高气壅,肺胀喘满,两胁抬动,鼻翼扇动,大小

  • 甘崇兰

    【介绍】:见陆真翘条。

  • 素女脉诀

    书名。即所谓“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成书年代不详,已佚。

  • 溢阳

    阳气亢疡之极而泛溢的脉象。《灵枢·终始》:“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参见外格条。

  • 痿阳不振

    病证名。见《石室秘录》卷二。即阳痿。详该条。

  • 蓼子

    出《补缺肘后方》。为蓼实之别名,详该条。

  • 山枣子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广枣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