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病名。指脾虚湿盛所致的泄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日间无事,将晡腹膨,一夜肠鸣,不得宽泰,次早洞泻,此名顿泻。”治宜健脾利湿。偏湿盛者,用胃苓汤加木香、砂仁;偏脾虚者,用理苓汤加木香。
明代官名。为惠民药局所设之最高官吏,参见惠民药局条。
出《野菜谱》。为莕菜之别名,详该条。
髌骨的别称。详髌条。
出《酉阳杂俎》。即落花生,详该条。
出《针灸甲乙经》。即栝楼,详该条。
病证名。指眩晕由火热炎上所致者。《东医宝鉴·外形篇》:“热晕,火热上攻,烦渴引饮,或暑月热盛,宜大黄散、荆黄汤。”参见火冲眩晕条。
病证名。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胁痛。详该条。
书名。50卷。唐·甄立言撰(《旧唐书·经籍志》题甄权撰)。原书已佚,其中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