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增损五积丸

增损五积丸

医学入门》卷七方黄连(肝积五钱,脾积七钱,心、肺一两半),厚朴(肝、心、肺五钱,脾、肾八钱),川乌(肝、肺一钱,心、肾、脾五分),干姜(肝、心五分,肺、肾一钱半),人参(肝、脾、肺二钱,心五分),茯苓一钱半,巴豆霜五分。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初服二丸,渐加至大便微溏为度。治积块。如肝积,加柴胡一两,皂角昆布各二钱半,川椒四钱,莪术三钱;心积,加黄芩三钱,肉桂茯神丹参各一钱,菖蒲五分;肺积,加桔梗三棱天门冬青皮陈皮白豆蔻各一钱,紫菀、川椒各一钱半;脾积,加吴茱萸、黄芩、砂仁各二钱,泽泻茵陈各一钱,川椒五分;肾积,加延胡索三钱,苦楝肉、全蝎附子独活各一钱,泽泻、菖蒲各二钱,肉桂三分,丁香五分;秋冬加厚朴一倍,减黄连;觉热加黄连;觉闷乱,加肉桂;气短减厚朴。

猜你喜欢

  • 枳壳青皮饮

    《症因脉治》卷三方。青皮、枳壳、大腹皮各等分。水煎服。治三焦胀,气满腹中,空空然响。若上焦胀加桔梗;中焦胀加苏梗;下焦胀加木通。

  • 疟疾草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水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 掌心疽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涌泉疽。见该条。

  • 目内有丁

    病名。丁亦作疔。《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肝之外候也。脏腑热盛,热乘于腑,气冲于目,热气结聚,而目内变生,状如丁也。”

  • 猪耳草

    见《青海药材》。为车前草之别名,详该条。

  • 西方子明堂灸经

    灸法专书。8卷。元·西方子(姓名不详)撰。元初刊行。本书主要论述全身腧穴的灸法主治。各卷分绘正面、侧背面、侧(伏)面的腧穴图和各腧穴的部位、主治病症及灸法等,收集资料颇多。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附:

  • 水谷之气

    简称谷气,详该条。

  • 单锁口

    病名。《医宗金鉴》卷五十七:“一嘴角有痘(天花)一粒,较诸痘独大,板硬无盘,名曰单锁口。两嘴角各又一粒,名曰双锁口。”

  • 病理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气烁(shuò 朔)

    烁,销蚀。指正气为邪气所消烁。《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