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墨子行气法

墨子行气法

气功功法。是托名墨子而引动内气,为布气打基础的一种行气功法。见于宋《云笈七韱》卷59中。其方法:正仰卧,握固叩齿,嗽口咽津,缩鼻徐徐纳气,将极满,以口徐徐吐之,吐后一咽,又复鼻纳气,口吐之;凡纳气,则气上升,吐气则气下降。待自觉气行周身,可于月一日尽十五日,念令气从手十指出,十六日尽月晦,念气从足十趾出。引之既久,则能自觉气从手足十指通。

猜你喜欢

  • 程深甫

    【介绍】:元代医官。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原以儒为业,兼通医药,后任浙江省太医提举。上召治疾愈,以疗效高而知名南北。有“好人程太医”之称。

  • 泻肝火

    即泻肝。详该条。

  • 水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水主丙辛,凡丙年、辛年,均属水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丙辛之岁,水运统之。”

  • 风眼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①《银海精微》:“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②《诸病源候论》:“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

  • 遗热

    指热病邪热未尽,或因食、因劳而复发。《素问·热论》:“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伤寒全生集·劳复》:“病新瘥后,血气未平复,余热未尽。……若劳动再发,为劳复。血气尚虚,但当安卧守静以养血气

  • 蓄血腹胀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表邪已解,血蓄下焦所致。症见腹胀硬满,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详伤寒腹胀条。

  • 萧埙(xūn 勋)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赓六,号慎斋,槜李(在浙江嘉兴西南)人,辑有《医学经纶》等书,后又撰《女科经纶》一书。认为妇女病四诊有所难尽,而妇人之病,莫重于月经、胎产、崩淋、带下等症,故蒐

  • 名医刺法

    见针灸传真条。

  • 灵枢评文

    见内经评文条。

  • 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辛生地玄参方

    见《温病条辨》卷一。即加减玉女煎,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