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温热篇
见温热论条。
见温热论条。
证名。又叫齿豁,即牙缝疏豁。症见牙齿疎且排列不齐。详齿豁条。
指脉络之横斜者。《素问·刺疟篇》:“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能,古通态。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病因、发病机理的统称。《素问·风论》:“愿闻其诊,及其病能。”《素问》又有《病能论篇》,主要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①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两臂,初起赤如李子。治宜戎盐一两、附子一枚烧炭,研细,以雄鸡血调敷。②《疮疡经验全书》卷七。因风热郁于阳明经而发。先发于面部,后向下漫延乃至全身。治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名。出《灵枢·经筋》。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少阳筋病。《灵枢注证发微》:“此证当发于六月之时,故名之曰季夏痹也。”详手少阳经筋病候条。
骨折断端摩擦时发出的声音。临床上用作骨折诊断指征之一。《伤科补要》卷二:“骨若全断,动则辘辘有声。若骨损未断,动则无声。或有零星败骨在内,动则淅淅有声。”由于容易引起新的损伤,故现已少用或不用。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
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疔疮。见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