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图形脉证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
即季胁。详该条。
运用具有行气解郁、降气调中、补中益气作用的药物,治疗气滞、气逆、气虚的方法。气虚用补益中气药。气滞宜疏、气逆宜降,其中又分疏郁理气、和胃理气、降逆下气等。详各条。
阳证似阴的证候。症见恶寒,但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下利纯水,但夹燥粪或矢气极臭者;脉沉,但重按弦滑有力;并见烦渴、咽干、口臭、舌苔白干、小便黄等。多因外感邪气化热传里,阳盛格阴所致。
病证名。又名仲春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其病小指(趾)支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见《本草纲目》。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人。著《女科万金方》1卷。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麝香之处方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出《儒门事亲》。即疳眼。详该条。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人参养胃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