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科理例

外科理例

外科著作。7卷。明·汪机撰于1519年。作者广辑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薛己等疡科医论,结合临证心得,列医论154篇,选方265首及个人治验,详述外科诸证。书中阐析发病原因、病机治则之要,倡“外科必本于内,知乎内以求乎外”,反对滥用刀针,主张外病内治。并以调补元气,先固根本为主,不轻用寒凉攻利之剂,而以消散为常法,不使化脓穿溃。诊断强调详审脉症,或舍脉从证,或舍证从脉。全书说理透彻,论治详明,对外科学术发展有一定影响。现存明刻本、《四库全书》本、日刻本等多种刊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猜你喜欢

  • 和肝

    即滋阴疏肝。以滋阴与疏肝药合用治疗肝虚气郁的方法。临床多用于胁肋窜痛,胸腹胀闷,吞酸吐苦,舌无津液,咽喉干燥,脉弦细或虚弦等肝肾阴虚,气滞不行证候。常用方如一贯煎。

  • 鼻涕虫

    见《本草纲目》。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 冯时可

    【介绍】:明代官吏。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曾任按察使等官职。著述不少,在医学方面,有《上池杂说》一卷、《众妙仙方》等书。

  • 伤寒六书

    书名。又名《陶氏伤寒全书》。6卷。明·陶华约撰于十五世纪中期。此系陶氏所撰六种伤寒著作,每种列为一卷。①《伤寒琐言》:乃陶氏学习研究伤寒的随笔记录;所谓“琐言”,并非系统之作。②《伤寒家秘的本》:重点

  • 爬岩香

    (1)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药之别名。(2)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石南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胥山老人

    【介绍】:见王琦条。

  • 火郁喘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火邪内郁所致的气喘。多由邪热内郁,肺气壅遏不宣而成。症见喘促、厥逆、神情闷乱等。《医贯·喘》:“又有一等火郁之证,六脉微,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拂拂

  • 足心穴

    经外奇穴名。出《幼幼新书》。位于足底,当涌泉穴后1寸处。主治崩漏,头痛,眩晕,足底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 翰林医痊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系一般下级医官职务,官阶从七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 麻黄附子细辛汤

    即麻黄细辛附子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