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三。又名急中风。因毒厉之气乘虚入侵所致。《圣济总录》卷六:“急风,其证筋脉紧急,身背强直,面黑鼻干,口噤不语,须臾风入五藏,与清气相引,则通身壮热,汗出如油,直视唇青,痰涎结
【介绍】:见窦杰条。
【介绍】:参见苏敬条。
《素问》篇名。太阴、阳明,均是经脉名。本篇从生理、病理方面,对太阴、阳明两经的表里关系进行了讨论,故名。文中反复论述脾胃相互为用的关系,说明它是孤脏而灌溉四旁的道理。脾胃虽属表里关系,但因脾胃在阴阳、
胆病所生的邪气。《难经·十难》:“心脉微急者,胆邪干小肠也。”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卜芥之别名,详该条。
见寒温条辨摘要条。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脆蛇之别名,详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齿龋。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