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精猪肉(薄片)一两,铅粉少许。将肉于炭火上慢炙,旋铺铅粉,炙令成脯,每服少许。治小儿刮肠下痢,噤口不食,闭眼合口至重者。
《医醇賸义》卷一方。黄芪、茯苓、牛膝各二钱,党参五钱,防风、白术、独活(酒炒)各一钱,炒鹿角胶一钱五分,甘草五分,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水煎服。治半身不遂,手足弛纵,食少神疲,不能步履属气虚者。
病名。出《目经大成》卷二。即木疳。详该条。
见《四川中药志》。为铁树花之别名,详该条。
①出《名医别录》。为独活之别名。②出《新修本草》。为银线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寒湿类病邪。《灵枢·百病始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因寒湿之气下坠,致病时可见下肢痠麻瘅痛,浮肿,屈伸不利,膝肿痛或腹痛水泻等症。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三十三。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证名。见《备急千金翼方》卷十一。亦作眼闇,即目昏。详该条。
病证名。指痰饮病所致的咳嗽。《丹溪心法附余·咳嗽》:“辰砂半夏丸,治一切痰饮咳嗽。”《医门法律·咳嗽续论》:“盖以咳嗽必因之痰饮,而五饮之中,独膈上支饮,最为咳嗽根底,外邪入而合之固嗽,即无外邪,而支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刺苋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