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河南中药手册》。为露蜂房之别名,详该条。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见《银海精微》。又名离廓、离火廓、抱阳廓、胞阳廓。①《审视瑶函》:以(气)轮上血脉丝络为凭,“离属正南,络通小肠之腑,脏属于心”;②《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内眦,大眦也,属离火
见《广州植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见《山西中草药》。即墓头回,详该条。
医论著作。清·李冠仙撰于1849年。其中包括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论述四诊,辨析病证及治法、方剂等医论13篇。如分析《景岳全书》,既肯定其独到的见解,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作者对吴又可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经闭,详该条。
即聚毛。《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见聚毛条。
病证名。为小儿满面发红的疱疹性疾患。《幼幼集成》:“小儿生后,百日内外,半岁以上,忽然眼胞红肿,面青色,夜间烦啼,脸如胭脂,此因热伏在内,发之于外,初则满面如水痘,脚微红而不壮,出没无定,次至颈项,赤
指颜面气色晦暗,滞着垢腻。为湿气痰浊蒙罩之象。可见于暑湿、湿温、痰饮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