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银海精微》:“翳膜下生向上,谓之逆翳。”详逆顺生翳条。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即金液丹第二方,见金液丹条。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乌风者,初病亦与绿风之证不异,但头痛而不旋晕,眼前常见乌花,日久瞳变乌滞浑红之色。”(《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即乌风内障。详该条。
【介绍】:宋元间人。初名守旻,后改名达。鸡泽(今河北鸡泽)人。知医知药,善制犀粉。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髋关节脱臼。详胯骨出条。
病名。《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三。即恶疮。见该条。
隔饼灸之一。出《千金要方》。取净土和水为泥,制成6毫米厚的药饼,细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施灸。每灸一炷,即易一饼,施灸壮数,当以病情而定。适用于发背疔疽,对白癣、湿疹等也有一定疗效。
即瞳神。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见他人目时,其人瞳孔中见己之影如小童样,故称。详瞳神条。
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四。即五痫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