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补阴条。
病名。出《素问·厥论》。即肠内生痈并腹部疼痛的病症。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而致胃肠运化失职,湿热内壅所致。《金匮要略》:“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
证名。瞳神散大之边缘状似锯齿者。清·聂子因《眼科易简补编》:“金井锯齿,金井本圆而聚,此症虽圆而颇大,现出金井周围之弦如锯齿之状。”参见瞳神散大条。
出亟斋居士《达生篇》。即“睡,忍痛,慢临盆”。古人以此六字概述临产时应注意事项。
出《本草图经》。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即久咳。详该条。
《针灸聚英》所载之十三鬼穴之一,指劳宫穴。参见鬼路条。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
见公乘阳庆条。
【介绍】:见楼英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