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日华子诸家本草》。为薜荔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论直解条。
见《履岩本草》。为鼠曲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石荞苧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嗣纪要条。
病名。见《济生方》。《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本病以腹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里
【介绍】:唐代女道士、医家。撰有《胡愔方》2卷,又撰《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1卷,已佚。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形圆而小,疮口内有油者。治同疔疮。
前阴尿道口与后阴肛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阴出下窍。”
证名。见《儒门事亲·治病百法》。指两侧胁肋部疼痛如刺,多由气结、血瘀、癖积及疫疠之气等滞而不散,络脉受损所致。详肺邪胁痛、死血胁痛、胁痛、食积、运气胁痛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