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症因脉治》卷二方。黄芩、栀子、桑白皮、地骨皮、甘草。水煎服。治肝经咳嗽,脉左关弦数,木火刑金者。②《症因脉治》卷三方。龙胆草、黄芩、青黛、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水煎服。治肺热腹胀,肝火刑金者。③《
【介绍】:唐代医生。撰有《本草音义》2卷,已佚。
七怪脉之一。脉跳时隐隐约约,去时一跃而消逝,如虾游之状。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熄风法之一。治疗肝风内动偏于血虚的方法。热性病后期耗伤阴血,出现唇焦舌燥、筋脉拘急、手足蠕动,或头目眩晕、脉细数等症,用生地、白芍、天冬、鸡子黄、龟板、鳖甲、牡蛎、钩藤等药。
即龙虎升降,见该条。
见《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即分娩。详该条。
见《普济本事方》卷一。又名中脏。详该条。
见《兰室秘藏·呕吐门》。即吴茱萸丸,见该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忽然耳聋,由肾水虚不能制火。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两经之火妄行于头面及耳,内外是以卒然耳聋也。……肺主声,肺虚则无以极息、故耳聋也。治法宜清相火、除浮热、滋阴血、养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