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身热痿黄

小儿身热痿黄

病证名,指小儿夏令发热,软弱而发黄的证候。《卫生宝鉴》:“小儿身体蒸热,胸膈烦满皮肤如溃橘之黄,眼中白睛亦黄,筋骨痿弱不能行立。此由夏季之热加以湿令而蒸搏于经络,入于骨髓,使脏气不平,故脾逆乘心,湿热相合而成此疾也。”心火实则身体蒸热,胸膈烦闷;脾湿胜则发黄;肝肾受邪,则筋骨痿弱。而治痿独取阳明,故治宜清泻阳明为法,用泻黄散茵陈蒿,苡米、木瓜之类。

猜你喜欢

  • 燕葍子

    出《食疗本草》。为八月扎之别名,详该条。

  • 中药学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江苏中医研究所编。这是一部较系统整理古代中药学的教材。共分三篇。上篇总论中药简史及炮制、制剂等基本知识。中篇各论部分收录药约560种,对于药物的产地、科属、药材、性味、归经、主治、

  • 染苔

    亦称假苔。舌苔被食物或药物所染,改变原来苔色。如食橄榄、杨梅可染为黑苔,食枇杷可见黄苔。望舌时须加以注意,排除假象。

  • 血癥

    癥病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其有脏腑虚弱,寒热失节,或风冷内停,饮食不化,周身运行之血气,适与相值,结而生块,或因跌扑,或因闪挫,气凝而血亦随结,经络壅瘀,血自不散成块,心腹胠胁

  • 试胎

    指妊娠中期或晚期出现胎忽乱动,腹痛等症状。但脉象无分娩症候者。①《女科经络》卷五:“有一月前。忽然腹痛。如欲便生。名曰试胎。非当产也。”②唐桐园《大生要旨》二卷:“受胎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胎忽乱动

  • 阴火怔忡

    怔忡之一。见《不居集》上集卷二十二。《证治汇补》卷五:“有阴火上冲,头晕目花,耳鸣齿落,或腹中作声,怔忡不已者,宜滋阴抑火,加养心之剂。久服不愈,为无根失守之火,脉必空豁,宜温补方愈。”参见怔忡、虚损

  • 肤证

    出元·滑伯仁《麻证新书》。麻疹的别称。详该条。

  • 公余十六种

    见南雅堂医书全集条。

  • 真火

    即肾阳。详该条。

  • 油风

    病名。头发突然成片脱落的病症。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鬼舐头、油风毒、鬼薙刺、梅衣秃。由血虚生风,风盛血燥,发失濡养所致。多发于头部。起病突然,毛发干燥,成片脱落,皮红光泽,自觉痒如虫行或不痒。严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