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弄胎

弄胎

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七。亦称弄痛试胎。①指临产假阵痛。李长科《胎产护生篇》:“凡临月忽然腹痛,或一日,二日,三、五日。胎水已来,腹痛不止者,此名弄胎,非当产也。”②指妊娠后期,胎忽乱动,而脉象并无分娩的症状。《大生要旨》:“受胎六、七个月或八、九个月,胎忽然乱动,两三日间或痛或止,或有水下,但腰不甚痛,是胎未离经,名曰弄胎。又曰试胎。”

猜你喜欢

  • 霍乱痧

    痧证之一。《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霍乱痧,痛而不吐泻者,名干霍乱,毒入血分也,宜放痧。新食宜吐,久食宜消,食积下结宜攻。痛而吐泻者,毒入气分也,宜刮痧;有痧筋则放,宜调其阴阳之气。须知肠胃食积,

  • 地花椒

    出《海上名方》。即地椒,详该条。

  • 髁(kē 棵)骨

    即髋骨。详该条。

  • 竹筒菜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龙须菜之别名,详该条。

  • 热痿

    痿证之一。指痿证由内热所致者。见《医学纲目》卷十七。多因内热灼阴耗血,筋失濡养所致。症见身热骨蒸,筋骨痿软,不能步履等。治宜滋阴清热,补肝肾,强筋骨等。方用虎潜丸加减。

  • 内经入门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 寒湿痢

    病名。指痢疾之由感受寒湿而致者。《症因脉治》卷四:“寒湿痢之症,初起恶寒发热,身痛头疼,呕吐不食,不作渴,痢下脓血,或下黑水,腹反不痛。”治疗如身痛发热,脉浮紧者,宜用败毒散辛温散表;呕吐饱闷,脉长者

  • 杜大醇

    【介绍】:见杜婴条。

  • 保婴集

    见田氏保婴集条。

  • 太乙神针灸法

    见太乙神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