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一名风寒夹痰。《全生集·审证问因察形正名》:“若身热恶寒,隐隐头痛,喘咳烦闷,胸胁体痛,左脉紧盛,右脉洪滑,或六脉沉伏者,则知是夹痰伤寒也。”“其证喘咳身热,恶寒头痛,骨节痛,即是夹痰伤寒,必以
《内外伤辨惑论》卷下方。炒神曲、炒麦芽、枳实各一两,白术二两。为细末,荷叶煨饭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远白水送下。治饮食过多,心腹满闷不快。
病证名。本症多因脾胃被水湿所侵,或过伤乳食,或外感风寒暑湿邪气,导致脾运化失常而致;也有因体质虚弱,突受惊恐,影响气机升降失调;或因多食瓜果生冷,过服寒凉之药,以致耗损元气,脏腑虚寒;或因病久脾虚,脾
古医官职称。北齐和隋代尚药局均设是职。北齐尚药局设典御2人,统管医药事宜。
儿科著作。又名《万氏家传育婴秘诀发微赋》、《育婴家秘》。4卷。明·万全撰。约刊于1549年。本书首载幼科发微赋一篇,论儿科诊治要点;卷1叙述有关保胎、养胎、小儿诊法及五脏症治;卷2论胎疾、脐风、变蒸及
病名。指虚劳病之属虚寒者。《太平圣惠方·治冷劳诸方》:“夫冷劳之人,气血枯竭,表里俱虚,阴阳不和,精气散失,则内生寒冷也。”症见宿食不消,脘腹痞满积聚,脐腹疼痛,面色萎黄,口舌生疮,大便泄痢,手足逆冷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雷廓。详该条。
【介绍】:明代官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曾任南京刑部侍郎等官职。余暇搜集简便方剂,由太医院医官赵文育整理成《亲验简便方》一书。
指热邪聚结而出现的病理现象。如热结于胃肠,则出现腹痛、大便燥结、甚则潮热谵语、脉沉实等症。若热邪搏结血分,则出现蓄血证。《温病条辨》:“热结旁流,非气之不通,不用枳朴,独取芒硝入阴以解热结。”《伤寒论
证名。①睡眠不安之症。《医学心悟》卷二:“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②指不能平卧之症。《素问·逆调论》:“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详见不寐条。本证可见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溃疡病等疾患伴发的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