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急救仙方

急救仙方

书名。又名《救急仙方》。北宋时作品。撰人佚名。撰年不详。本书原是道教徒抄录的若干种方书的汇编,现有《四库全书》本和《道藏》本二种。四库本系自《永乐大典》中的辑佚本,共6卷。内容有发背疔疮眼科、痔证、杂疮与杂证(包括内、妇、儿科)的一些治疗方剂。《道藏》本共11卷,卷1~5为妇产科药方;卷6~7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卷8疔疮;卷9痔疮;卷10~11为《上清紫庭追痨仙方论》;卷8、卷9与四库本略同。

猜你喜欢

  • 月信

    见《素女经》。指月经。详该条。

  • 十绝

    虚劳证十种危重证候。气短,目视亭亭无精光,心绝。鼻虚张,气短,肺绝。面青,眼视人不直,数出泪,肝绝。面黑睛黄,素汗流,肾绝。泄涎唾,时时妄语,脾绝。爪青,恶骂不休,胆绝。背脊痠痛,腰重,反复难,骨绝。

  • 唇口

    即唇。详该条。

  • 胞虚如球

    病证名。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即睥虚如球。详该条。

  • 虎口三关

    ①小儿推拿穴位名。即指三关。详该条。②见《四诊抉微》。指小儿指纹显现于食指掌侧的三个部位。即第一指节为风关,寅位;第二指节气关,卯位;第三指节命关,辰位。参见小儿指纹条。

  • 胁下痞鞭

    证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胁肋部满闷按之坚硬的症状。胁肋为少阳经脉分布之区,病邪与水饮痰瘀凝聚于少阳之募,故见鞭满。治宜和解或兼用攻消,可用小柴胡汤加减。本症常兼见寒热,胸胁满闷,呕吐等

  • 精伤

    指精气、精血耗损的疾患。《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参见肾伤条。

  • 蠡(lí 礼)牛

    出《药性论》。为蜗牛之别名,详该条。

  • 病名。古人指啼极无声为嗄,即嘶哑。《庄子·庚桑楚》:“儿子终日嗥而嗌不嗄。”

  • 折法

    推拿方法。见《孟子·梁惠王》。是指帮助关节屈曲的一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