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急腹症

急腹症

多种以急性疼痛为主的腹腔疾病的总称。系指在人体生理、代谢等内环境紊乱的基础上,复受外界生物、物理、化学及精神因素刺激而发生的以急性腹痛主证的腹腔疾患。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呕吐及二便异常、寒热出汗等为主要特征,具有炎症、梗阻、穿孔、出血、瘀血及机能障碍等病理改变,常分为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盛肉腐(热毒极盛)及痞结不通等临床证型。我国常见的急腹症有:急性腹膜炎与腹腔脓肿、上消化道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胆道系统感染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腹部闭合性损伤及宫外孕等。建国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引下,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基本理论,按照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的诊断内容,制定出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理气开郁、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与渗湿利水、温中散寒、补气养血等非手术方法的治疗法则,配合针刺、电针、穴位注射、电兴奋、拔罐、耳针、埋线、按摩及颠簸疗法。并正确掌握手术指征,适时采取胃肠减压、西药、输血输液、灌肠等治疗措施,使急腹症疗效大为提高。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 流注八穴

    出《针经指南》。即八脉交会穴。详该条。

  • 猴耳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 道洪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齐医僧。著有《释道洪方》、《释道洪寒食散对疗》1卷,均佚。

  • 癖积

    病名。九积之一。指水瘀互结所致的积症。《儒门事亲》卷三:“癖积,两胁刺痛,三棱、广茂之类。”《医钞类编》卷九:“陈飞霞曰:癖者,血膜裹水,侧癖胁旁,时时作痛,时发潮热,或寒热往来似疟。故疟家多有此症,

  • 金郁泄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王冰注:“金郁泄之,谓解表、泄小便也。”金郁,指肺气不利;泄,宣泄。如因肺气不利,不能通调水道,以致咳嗽气喘而水肿,须用宣通水道法。如风寒袭肺,肺失肃降,鼻塞喉痒,

  • 胎前大便不通

    病证名。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胎前大便不通乃大肠火炎,胎气闭,不可用芒硝击胎,只用大黄、枳壳自通。”即妊娠大便不通。详该条。

  • 直肠泻

    病名。指饮食不化随即泻出。又称直肠泄、直肠、直腹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药与食入口即泻下者,名直肠泻。”《医略六书·杂病证治》:“直肠泻,食入辄下完谷,参附理中汤加诃子、肉果、煨木香。”亦可用木

  • 滋补济阴丸

    《类证活人书》卷四方。熟地黄五两,山萸肉、山药各三两,茯苓、泽泻、牡丹皮、芍药、地骨皮、龟板各二两,黄柏、知母、青蒿、五味子各一两二钱半,牛膝、杜仲各一两五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三至五钱,早空心白

  • 目弦

    又称眼弦、睑弦、胞弦、目纲、目唇、眼楞。即睑缘。包括目上弦、目下弦。外连眼睑,内连睑结膜。有睫毛附生其上,靠内眦处有泪小管的二个开口。目弦有保护眼球、防御异物入侵的作用。在脏腑的连系上,与脾胃有关。

  • 葫芦罐

    见《东北药用植物志》。为马兜铃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