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风
又名撮口。详该条。
又名撮口。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与赵素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又称补气解表。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症见头痛、恶寒、发热、咳嗽、咯痰、鼻涕粘稠、胸膈满闷、脉弱无汗,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如参苏饮。
即药鼎,见该条。
《痧胀玉衡》卷下方。又名四十二号旅象方。贝母二钱,姜黄一钱,细辛、橘红各八分,青皮、厚朴各七分,荆芥六分,乌药五分。水煎,冲砂仁末五分,微冷服。治头痛痧,痰气壅塞,痛入脑髓,发晕沉重。《杂病源流犀烛》
见《云南中草药选》。即青羊参,详该条。
书名。2卷。清·汪喆撰。刊于1780年。内容分种子、胎前、临产及产后四门,对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记述较扼要。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栝楼之处方名,详该条。
同肾志恐。详该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条。
出《婴童百问》。即脾疳。见该条。